竞博job·攻关创新测天绘地!来自湖北的他们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


测速系统 发布时间:2024-05-07 09:26:40 来源:竞博官网登录 作者:竞博job在线登录

2024-05-07

  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表彰名单,全国共评选出30名个人、20个集体。其中,由湖北省推荐的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教授尹海帆、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榜上有名。4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了他们的故事。

  “我非常荣幸能够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它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教授尹海帆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是潜心科研攻关的“急先锋”。攻克5G通信核心技术“导频污染”“移动性诅咒”两大世界性难题,连续十年入选前1%高被引论文;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放弃知名企业年薪200万元职位,甘愿到高校教书育人。指导的学生团队获“挑战杯”竞赛主体赛特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奖项20余项;他是科技服务社会的“引领者”。研究成果落地5G基站,被纳入5G国际通信标准,服务超6亿用户。研发全球首个自适应调控的智能超表面原型系统,打破业界性能记录。

  尹海帆本科、硕士均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留学法国博士毕业后,在华为等知名通信企业工作三年多,负责5G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当前,5G在快节奏时代可谓是“必不可少”,然而,它的研发过程却并不像它的传播速度那样快且轻松。

  为解决5G通信核心技术“大规模天线”所遇到的“导频污染”这一技术瓶颈,尹海帆潜心科研攻关,提出的技术方案成功解决工业界长期痛点,成果发表于通信领域国际期刊JSAC,连续十年入选前1%高被引论文,单篇他引1300余次。

  然而,在攻克导频污染难题之后,5G在实地部署中又遭遇新的挑战——移动性诅咒。即5G手机在中高速移动环境下,网速下降50%-80%。近年来工业界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但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因此该问题被称为5G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研究5G的过程对我来说既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收获。”尹海帆介绍,他从企业辞职回到学校后,这块“硬骨头”始终梗在他心上,于是他决定针对这一痛点长期深入研究,他也发现了问题的根源,那便是无线信道信息在移动环境中不仅更难以获取,还会很快“过时”。

  尹海帆也意识到,预防“过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预测”,尹海帆随即带领团队泡在了“数据海洋”里,历经两年时间,他们最终利用无线信道的时延、角度、多普勒结构特征,提出一项高精度且低复杂度的信道预测技术,即通过非常少量的历史信道采样来推测未来信道的变化,从而避免信道信息随用户移动而快速过时的问题。

  “这样一来,手机即使每小时移动60千米,传输速率也可以近似静止的状态。”提起研究过程,尹海帆记忆犹新。“过去的我热衷于研发新的东西,而这次让我意识到,解决旧问题也许更有成就感。”据悉,该成果还入选了“2020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

  尹海帆表示,他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始终以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攻克技术难题为使命,不畏艰险、直面挑战,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尹海帆还将自己的科研能力转化为育人优势。近5年,他直接指导50多名本科生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挑战杯”竞赛、“互联网+”大赛等科研实践,其中,14名学生获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特优生(前1%)荣誉。他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赢得“挑战杯”竞赛主体赛全国特等奖及全国一等奖各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主赛道全国金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全国金奖等,获评“国创计划”十五周年荣誉奖项——全国“最佳导师奖”并应邀在全国大会上作获奖代表发言。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但这也同样意味着,我身上的责任与担子更重了。”得知自己所在的团队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后,武汉大学学生褚馨德骄傲地介绍,团队即将开启新一轮南极科考。未来,褚馨德希望能利用好此次南极科考所采集到的数据,为我国极地研究提供更多数据支撑。

  据了解,从1984年首次中国南极考察开始,武汉大学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参加中国39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在历次科考活动中创造了多项第一,包括绘制了我国南极第一张地形图,命名了第一个中国南极地名,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南北极地图集,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极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中国第一个境外北斗监测站,参与了每一个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创建工作等。

  团队创造性地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区域实施人类首次高精度测图,在北冰洋上进行绝对重力测量试验,将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融合应用于极区科学研究,探索极地冰雪变化,开展冰下地形测绘等,相关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及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40年来,团队跨越南北两极,测天绘地,在万古荒原上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足迹,谱写出一曲曲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壮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庞小平自豪地表示。

  她介绍,1984年,团队奠基人、“中国极地测绘之父”鄂栋臣教授毅然写下“我的生死,由我全权负责!”,抱着马革裹尸的决心首征南极,让五星红旗首次在南极上冉冉升起;2005年,团队张胜凯博士向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挺进,成功登顶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成为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里程碑事件;当下,团队成果频频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聚焦新时代背景下的热点领域,探索转化为具有公益价值的实际应用。

  此外,团队还开创性构建了我国极地信息化测绘体系,支撑了极地冰雪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保障了我国极地科考。建立了833种极地微生物资源库,命名了43种极地微生物新物种,推动了我国极地生物、药物技术产业发展。26份国家极地咨询报告被国家和有关部委采纳,其中8份被国家批示。编制了系列南北极地图和地图集,在国家极地政策和外交中发挥关键作用。


竞博job 上一篇:美国达成267兆“宇宙网速”!已飞向225亿公里深 下一篇:全省45个高速测速点 荆州6处“悠着点”